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9428cn太阳集团古天乐财务管理系统
PRESS CENTER
硫醚结构广泛地存在于天然产物、农药以及生物活性分子中。特别是许多杂芳基硫醚已被证实具有较好的抗结核杆菌、抗炎及抗肿瘤活性。因此硫醚合成方法研究一直受到国内外有机化学家的关注。传统硫醚合成方法通常使用具有恶臭气味的硫醇或硫酚为硫源与卤代烃通过过渡金属催化偶联或强碱促进芳环亲核取代方法实现,缺点明显。
温州大学与深圳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马献涛博士在我院徐清教授的指导下,通过巧妙设计、采用硫转移策略、以廉价无臭的硫脲为硫源,以相对绿色的醇为烷基化试剂,在无任何外加催化剂和添加剂、无溶剂条件下,一步实现了杂芳基硫醚化合物的高效绿色合成(图1)。该方法醇底物的适用范围相当广,不仅包括较为活泼的苄醇类伯醇、杂芳基甲醇、仲醇和叔醇,甚至较为惰性的脂肪伯醇也可以作为底物用于硫醚合成。据文献调研分析,能在无过渡金属催化剂参与条件下直接对活性较低的脂肪醇实现活化并加以合成利用的例子还极少,因此本方法是个特例。此外,该方法还可以拓展到杂芳基硒醚、二烷基硫醚、苯并噻唑化合物的高效合成,并进一步用于具有较好抗结核活性药物的高效克级合成(图2)。与药物I和III的已知合成方法相比较,本方法不仅避免了Pd等贵金属催化剂的使用、缩短了合成步骤、得到了更高综合收率的产物、大大降低了合成成本,还避免了添加剂助剂的大量使用、大大减少了废弃物的产生、可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因此,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简单、原料廉价易得、底物范围广、无臭、污染小、绿色高效等诸多优点。
图1
图2
该工作是徐清教授课题组硫转移方法、硫醚合成及醇绿色活化及其应用等多系列研究方向的延续与结合的一个研究成果(Org. Lett. 2013, 15, 144; Green Chem. 2014, 16, 3444; RSC Adv. 2016, 6, 56930;Green Chem. 2015, 17, 2774;Green. Chem. 2016, 18, 3940),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青年项目((21672163, 51502174,21502143)、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项目(LR14B020002)、中国博士后基金(2016M592520)及深圳市科技项目(JCYJ20150324141711616)的资助。详见:Adv. Synth. Catal. 2017, 359, 1649; DOI 10.1002/adsc.201700227。
版权所有 © 9428cn太阳集团古天乐 地址:温州海洋科技创业园 电话:0577-86689361 邮箱:wzumit@163.com 浙ICP备07006821号